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從去年起辦理「鹿樂專案計畫」,鼓勵青年深入偏鄉學校傳授技能。今年暑假,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5名大三學生,前進台東泰源國小,教導孩子們繪畫改造校園圍牆,以「媽媽是太陽」為題,結合了原住民圖騰、棒球等元素,揮灑留下富有特色的畫作,讓原本斑駁的校牆變得色彩繽紛,成為校園的一大特色。就讀崑山科大視傳系的李思儀、范庭瑄、黃佳穎、林柔綺及鄭以恩,今夏一同前往位於阿美族部落的泰源國小,陪伴孩子們玩遊戲,並且透過繪畫打造校園美感環境。她們有感校內建物因年代久遠,顯得斑駁不堪,心想若能增加一些色彩,或許就能營造出更多元活潑的學習空間,便選定校門口及司令台的兩面圍牆,和孩子一起攜手彩繪。團隊們考量孩子幾乎都是阿美族人,以「媽媽是太陽」為題,希望融入當地的文化特色及風景。然而,要孩子完成大牆面的彩繪並不容易,因此她們先邀孩子分享家鄉的故事,並在四開圖畫紙上打草稿,再將牆面分為大、小圖區塊,再讓二至六年級的孩子分工彩繪。孩子們首次接觸水性顏料和軟性筆,因不熟悉而倍感挫折,於是她們先幫孩子們調配好顏料、將草圖的外框上色,讓孩子們一筆一筆地將顏色塗上牆面。過程中,孩子發揮天馬行空創意,讓當地有名的猴子、原住民圖騰,以及校園興盛的棒球,全透過畫筆躍於牆上,讓校園頓時變得青春、有生命力。李思儀說,孩子在彩繪的過程中,克服了許多困難。例如孩子一開始對水性顏料不熟悉,等不及顏料乾,就急著疊上顏色,這時他們就耐心地解釋,讓他們知道「創作需要時間」。此次彩繪主題呈現出阿美族母系社會、媽媽有如太陽照射萬物,賦予大地生命力的氛圍。她笑稱,完工後孩子們還會主動維護,不准其他人丟球到牆上,擁有了維護校園的使命感。成員們表示,之所以會想到偏鄉教孩子彩繪,是因為偏鄉孩子多為隔代教養,希望讓他們的暑假多點色彩。並且不只是帶他們玩遊戲,還要從中學習,並在校園內留下東西。這些孩子都擁有絕佳的色感與天分,只是沒有機會表現,從過程中看見他們學會團隊合作,偏鄉學校受限於經費,透過此次行動美化校園,雖然不是一楨最美的畫作,卻是孩子們一點一滴努力完成的作品。李思儀說,此次下鄉除了教孩子作畫,她自己也收穫滿滿。她指出,在都市長大的孩子,常被灌輸要爭取第一名,但在和別人競爭的同時,常常忘記要幫助別人。在與這群孩子相處的過程中,發現他們會放下手邊工作主動幫助別人。這次他們在牆上也彩繪了星空,每顆星星都象徵參與的一份子,讓孩子存有榮譽感,畢業了學弟妹也能看到。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,今年暑假教台東泰源國小學生繪畫,讓校園圍牆煥然一新,變得色彩繽紛。圖/教育部提供 分享 facebook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,今年暑假教台東泰源國小學生繪畫,讓校園圍牆煥然一新,變得色彩繽紛。圖/教育部提供 分享 facebook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,今年暑假教台東泰源國小學生繪畫,讓校園圍牆煥然一新,變得色彩繽紛。圖/教育部提供 分享 facebook
89532CFD2021AA78
留言列表